四川省名中医沈其霖工作室医案
患者姓名:孟某 性别:女 年龄:39岁
就诊日期:2024.10.26 初诊 发病节气:霜降
主诉:反复发作气紧、喉头水肿2+月。
现病史:患者2+月前无明显诱因夜间突发气紧、呼吸困难,伴口中分泌大量黏液状涎沫,伴吞咽梗阻感,于当地医院就诊治疗(具体不详),上述症状反复发作,多次于云南、海南多地医院急诊治疗,每发作于急诊予激素治疗病情可有缓解,2月来患者上述症状发作诱因不明(自诉可能为冷空气刺激/生活环境更换/工作压力/情绪等原因)、频次逐渐增加,遂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治疗15天,多次予地塞米松等激素治疗后效果不佳,并逐渐开始对多种药物及物质过敏(既往无该过敏史),华西医院出院诊断:1.喉头水肿,2.慢性荨麻疹,3.反流性食管炎,4.继发性血糖升高,5.高敏状态,6.左肺下叶背段磨玻璃结节,7.窦性心动过速”。经朋友推荐前来就诊。,无胸痛、咯血,无反胃、恶心。饮食欠佳,睡眠可,二便正常。
既往史:1.既往过敏性荨麻疹病史8年,每发作口服氯雷他定可缓解,2月来发病抗组胺治疗效果不佳。2.既往慢性胃炎病史可能(自诉既往常有反酸、胃中灼热不适感),2月来症状加重伴有胃痛。3.平素受冷空气刺激后易咳嗽、气紧,未明确肺功能或相关检查诊断。患者从事美容相关行业,平素出差及生活环境更换频繁,长期讲课、说话较多,情绪紧张,长期焦虑状态。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。
体格检查:神清焦虑,颈软,气管居中。胸廓正常,叩呈清音,双肺呼吸音略粗,未闻及干、湿罗音。心界不大,心率84次/分,律齐。
舌紫暗,舌下瘀滞,边有齿痕,苔厚腻。
中医诊断:喘病
证候诊断:少阳兼寒饮血热证
西医诊断:1.喉头水肿,2.慢性荨麻疹3.高敏状态
处方:延年半夏汤合脱敏汤加减
槟 榔15g 桔梗15g 枳实15g 长前胡15g
法半夏15g 鳖甲15g 党参30g 生 姜10g
吴茱萸6g 紫草30g 蝉蜕15g 地肤子30g
苍 术15g 黄柏15g 甘草10g 大 枣30g
地 龙12g 赤芍30g 黄连10g 柴 胡20g
两日一剂,共4剂,三煎取水分六次服,每次200ml。2025年03月04日复诊:服药后精神状态、焦虑情绪好转,发病次数减少、程度减轻,口中涎沫明显减少,苔白腻。
原方去长前胡15g,加射干15、徐长卿30,续服4剂,随访患者上症明显好转。
心得体会:延年半夏汤出自《古今录验方》,后被唐代王熹《外台秘要》收录,主要由半夏、吴茱萸、人参、鳖甲、桔梗、枳实、前胡、槟榔、生姜九味药材组成。方中半夏燥湿化痰,为君;桔梗宣肺、前胡宣肺解表为臣;吴茱萸能散寒止痛,枳实宣降肺气,人参益气,槟榔降气,生姜散寒止咳,炙鳖甲柔肝散结兼养阴均为佐。可治肝胃不和之胃痉挛疼痛,两胁胀满疼痛久治不愈者;据岳美中的经验认为,治疗咽喉至胃部之黏液样白沫壅盛者有殊效。该病人症状正为反复发作的喉头水肿、咽喉部黏液样白沫,但该病人较为体胖,素体无明显气虚表现,以痰湿为主,故去人参;同时患者的症状由反复过敏导致,素体高敏状态,合用李老经验方脱敏汤,方中紫草凉血,蝉蜕可疏风抗敏,地肤子清热抗敏,苍术、黄柏清热燥湿、调节脾胃升降功能;甘草、大枣力缓,调和诸药,养血安神;患者平素情志焦虑,地龙、赤芍平肝凉血;黄连去心火;柴胡和解少阳。上诸药标本同治,既考虑到患者反复发作的不明原因过敏性喉头水肿、咽喉部黏液样白沫壅盛,以延年半夏汤燥湿化痰,又从患者素体痰盛及情志焦虑出发,脾为生痰之源,调理脾胃气机;平肝清热去心火,调节患者情志,改善情志失调引起的机体高敏状态。